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
时间:2025-11-24 20:43:010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19岁的女儿欠债后下落不明,妻子不堪压力自尽,所有情绪都压在了55岁的夏明国身上。

资料图: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,于2017年10月9日在北京举行。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徐梦龙摄

《借调借调,借而不调!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》2016年4月19日,小蓉在几名中介的带领下,来到了聚鑫公司,双方谈妥以25%的利息,借款10万元,期限一个月。可到了签署合同时,小蓉却发现借款合同上写着借款25万元。聚鑫公司的人和中介称,写翻倍借条是“行业规定”,对企图赖账的人起震慑作用。如果小蓉到时按期还钱,就只需按照实际约定的12.5万元还款就可以了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台湾再次验出变异新冠肺炎病毒病例 系从英国返台
  • 江西3岁萌娃打110求助 超可爱对话曝光
  • 浙江:骚扰电话挤占 110总接警量超四成为无效警情
  • 国企公司制改革年内完成 董事会不当“花瓶”
  • 教育部部署2021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
  • 历史同期最优!北京今年秋冬持续优良天数已超40天
  • 司法解释将"英烈保护"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
  • 银保监会拟修改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
  • 民政部回应个别养老机构欺老虐老:坚持"零容忍"
  • 脱贫攻坚|非遗“活”起来 引领文创“奔康路”
  • 最高检:明年起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